小区党建之我见① | 黄茶岭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王莉:党员要率先示范,当好党群“连心桥”
开栏语
一座城市的温度,藏在社区街巷的烟火里;一方治理的智慧,融在基层党建的根系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如何让党建从“墙上”落到“地上”,从“文件”化为“行动”,成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红色钥匙”?即日起,雁峰融媒推出《小区党建之我见》专栏,以“共治·共享”的独特视角,带您走进雁峰区,倾听基层党组织如何织密“连心网”、架起“暖心桥”。
基层治理手记
强化党建引领。着重建强小区党支部,从小区党员里挑选作用突出、热衷公益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吸纳物业、业委会党员兼任支部委员,让支部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和小区治理的核心。衡常村社区利用物业空间资源,在湖畔山南小区打造党群服务阵地,设置活动中心、图书室等功能室。在此基础上,开展了20余场“小区邻里节”“七彩假日·五彩课堂”等党群服务活动,还根据居民需求提供常态化服务。
凝聚多元共治。探索“一核多元”协同治理机制,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深化党建联建,整合各方力量解决小区问题。营盘山社区的云沙诗意小区党支部,首创“法治管家”,由社区、派出所、司法所、住建局等组成。同时,组建“法治化”业委会,共建法治超市等平台,确立联席会议制,鼓励居民参与小区事务讨论,有效化解邻里矛盾,创新了基层治理模式。
办好民生实事。幸福社区结合片组邻“三长制”,打造“幸福来敲门”党建品牌,通过党组织搭台、“三长”牵头、党员群众共同参与,解决居民难题,打造了守望相助的幸福“邻里圈”。幸福嘉园小区党支部依托“美在金秋”老党员之家,搭建银龄议事会,邀请银发党员和邻长共商小区事务,解决了路灯安装、飞线充电整治等民生实事,激发了小区治理活力,提升了服务群众的能力。
基层治理锦囊
党员要率先示范,当好党群“连心桥”。党员是党建工作的关键力量,一方面,要为党员提供学习、锻炼机会,如组织矛盾调解、居民沟通等培训,提升其服务群众能力。另一方面,结合“三长制”,开展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活动,引导党员认领责任区和服务岗,在邻里互助、志愿服务中发挥带头作用,密切党群关系。
社区要聚焦需求,找准党建切入点。做好小区党建,关键是找准群众需求与党建工作的结合点。社区可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居民需求,针对性开展工作。例如,老年人口较多的小区,可增加养老服务、健康讲座;年轻居民较多的小区,可组织文化活动、创业交流等。
街道要强化协同,凝聚治理合力。建立街道、社区、辖区单位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小区党建重大问题,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完善保障机制,加强对小区党支部的业务指导。此外,注重培育典型、推广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小区党建工作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