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四大引擎 建设生态雁峰
“十二五规划”、“跑项争资”、“农村公路建设”、“水上安全工作”……工作面广线长,雁峰区发展和改革(交通)局因此一刻也闲不着。
十二月的隆冬,寒风阵阵。对于雁峰区发展和改革(交通)局(以下简称“发改(交通)局”)的全体人员而言,却是人心暖暖的,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跑资争项,硕果累累:雁峰区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39个,总投资达2.5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9000多万元……
踏平坎坷成大道,众志成城万丈高。该区发改(交通)局展开大手笔,在该区兴隆村、斯林村、东风村、公益村、水东村等十几个村修上了一条条通村公路。如今,雁峰区公路通组率达90%。看着这一条条农村公路,引领着村民走向康庄大道,叫他们干得怎不热火朝天?
今年以来,在雁峰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关心下,雁峰区发改(交通)局围绕着“十二五规划”、“跑项争资”、“农村公路建设”、“水上安全工作”四大工作重心开展工作,全局工作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这张雁峰蓝图,越来越引人入胜。
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亿元。日历翻至今日,“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已近尾声。萦绕在雁峰区发改人心头的,仍是他们呕心沥血为该区“十二五规划”勾画的经济发展蓝图: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亿元,年均递增14%;三次产业结构为1.24:52.06:46.7;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20%。
针对区域发展空间受限的实际情况,雁峰区委、区政府确定“精一优二强三”为全区“十二五”发展基础思路和产业转型发展思路。其核心思想包括:实施“一体两翼”带动,即以标志型企业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为“主体”,以现代商贸业和房地产业为“两翼”,实现“一体两翼”助推全区经济快速腾飞;打造三大商贸经济增长极:以解放沿线三大商业地标为核心的中心城区现代商贸经济增长极;以雷公塘商业中心、五星商业副中心组成的南片新商贸经济增长极;以湘桂铁路火车南站为中心的现代物流商贸增长极。
“五年内,雁峰区要基本形成衡阳市先进制造业核心区、衡阳市现代服务业中心区、衡阳市绿色生态新城区、衡阳市特色现代农业精品区、发展成果共享的社会建设格局。”该区相关领导如是解说,这就是雁峰区“十二五规划”的“终极目标”。
跑项争资,促中央预算向雁峰区倾斜。“我们一直在奔走,奔走在跑项目争资金的路上。”这句话几乎成了雁峰区发改(交通)局人的写照。肩负着挺起雁峰区政府的脊梁,为了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新增投资向雁峰区倾斜,勤劳的雁峰区人,一开始就确定了“以规划定计划、以计划定项目,以项目定资金”的工作思路,表现出“跑不到手誓不还”的干劲。
无数个日子的加班加点,该局认真研究国家投资政策导向,积极组织、深入调查、精心包装项目,加大跑市进省的衔接力度。近两年来,雁峰区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39个,总投资达2.5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9000多万元,涉及政法基础设施、廉租房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生猪标准化养殖、乡镇文化站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四水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方面。
按照“项目建设年”的要求,该区发改局收集、整理、筛选出92个“十二五”重大前期项目,以及35个2011年重大前期项目,拟策划包装12个重大项目,实行滚动开发。同时配合区重点办加强26个重点工程项目的协调、策划、检查和调度。
同时,该区发改局策划现代服务业项目33个。经上下对接核实,区政府审定,2011年度拟着力推进9项(总投资145.8亿元)服务业重大前期项目工作、6项(总投资37.45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8亿元)服务业重大实施项目工作。
本着民生情怀,雁峰区发改局还会同区水利部门认真编制,及时上报该区“十二五”农村安全饮水规划、“衡邵干旱走廊”雁峰段规划资料编制,同时开展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等工作。目前,科思化工一水硫酸锌生产线搬迁项目,已进入全省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规划,得到国家审批。
雁峰区发改(交通)局施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这些年来,一股力量早已扎根在这套人马心中——既然在这个岗位上,就得为百姓做点实事。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岳屏镇兴隆村,原有一条泥泞的山间小路,2010年初,村里要对其修建。雁峰区发改(交通)局主动斥资,让一条平坦的水泥路在整个乡村,连接万户人家,成了名副其实的“致富路”。该村农村公路通路率现已达80%,去年该村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市仅有两个。
如今在雁峰区,想出去打工的可以在家安心立业,在外赚钱的老板也可以放心回家创业,各个村里引来了不少企业家投资,路旁建起了桂竹山庄等生态旅游休闲场所和兴隆蔬菜基地等农产品基地。村民可以自主择业,蔬菜瓜果的运输从此不再需要请人抬,收菜的车辆可以直接停在菜农家门口!
这就是雁峰区发改(交通)局人最大的满足!修路不忘护路。2011年春节前夕,全局人马为了全区农民百姓的出行安全,顶着漫天的风雪和刺骨的寒风,完善了全区农村公路安全设施的工作。工程涉及14个行政村18条农村公路,急弯、陡坡标志55处、学校门口减速带4处
三个春夏秋冬,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该局加强农村公路修建,已从省发改委、省、市交通局争取300万元资金,用于13个村致富之路的修建,里程达30多公里。“十一五”期间,该局共修建农村公路100余公里。如今,兴隆、斯林、东风、公益、水东、福龙、奇峰村等十几个村都修上一条条通村公路,雁峰区公路通村率已达100%!
心系水上交通安全,东洲岛水上无事故。除了路上交通之外,水上交通安全工作在雁峰区也被做为一件头等大事。今年暑假,上东洲岛的人数从7月初每天的三五百人,迅猛增长到7月底的每天上千人。岛上人员密度大,渡船运载负担较重,无疑增大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针对这一情况,该局、湘江乡、东洲村派出值班人员300余人次,加大宣传和学习安全条例力度,使岛上居民和渡工及上岛游客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同时,该局向上方多次争取资金,投入资金20万元用于改善岛上交通安全设施,修建码头、游客分流公路,极大地改变了岛上安全状况。
8月,为确保东洲岛渡口水上交通安全,该区还想出一些新点子:临时租赁两艘大船增强运力、在东洲岛码头处建立分流墙及围挡来分流人群、争取资金修筑岛上水泥路面和岛头水泥坪、通过筹资增加渡船的夜间照明装置等。自今9月开始,该区发改(交通)局每月对东洲渡口的客运船进行安全检查,加强现场监管,杜绝了超载运输现象。
近两年来,雁峰区发改(交通)局已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衡阳市二星级文明单位,连续两年获衡阳市“固定资产投资”考核先进单位、衡阳市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单位、衡阳市发改系统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衡阳市交通系统目标管理先进单位、雁峰区招商引资突出贡献单位、雁峰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进单位、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先进单位等。
一系列的荣誉,是这批敢于打拼,勇于付出的发改(交通)局人工作的见证,也是一系列来之不易的成果的展现。而发改与交通“双局”局长蒋倩倩,个人获得衡阳市“三八”红旗手、衡阳市“巾帼建功标兵”、市委市政府二等功、三等功、雁峰区优秀共产党员、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等嘉奖。
秉着昂扬的斗志,坚定的信心,雁峰发改(交通)局人向着新的高度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