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登录

雁峰区:建强党建专干队伍 蓄足村级后备力量

2025/2/20 8:36:00  访问量:1151
大字体
小字体

近年来,雁峰区将村级后备力量队伍作为夯实基层基础的重要抓手,创新推出党建专干稳岗机制,坚持优中选优,实行备案管理,强化正向激励,立足“选育管用”全链条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作风实、人员稳的党建专干队伍,蓄足村级后备力量“源头活水”。

明确标准“选”选优配强专干队伍

坚持政治标准选。始终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队伍配备实行“两选两不选”原则,即:一选政治素质过硬的中共党员,二选熟悉党建工作、作风务实的人员;不选非中共党员,不选在党纪政纪处分影响期的人员。确保选出来的党建专干对党忠诚,始终坚持党的指导思想,深入理解党的理论和政策,在政治上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注重结构梯队选。着眼现实需求与长远规划,按照以岗选人、人岗相适的原则,综合考虑党建专干的年龄、党龄、党务工作年限、党建业务能力等因素进行合理选配,优化党建专干队伍结构。为保障党建工作开展所需的人员力量,各基层党组织均已配备1-2名有一定党务工作经历的党建专干。

注重实干实绩选。把敢于担当作为选人关键,严把选人“能力关”,推动党建专干选任由“人难选”变“优中选”。注重人才结合任职条件和能力要求,将一批政治素质好、学历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党建专干队伍当中。目前,全区共配齐配强党建专干456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达78%,90后占比40%以上。

量身定制“育”提升专业能力水平

“请进来”精准施策训。采取“区级集中培训+镇街、村(社区)日常培训”的方式强化培训赋能。其中,区级集中培训充分发挥本地师资库资源优势,以专业授课、案例教学、研讨交流等方式,抓好抓实专题培训,切实提升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本领,平均每年开展区级党建业务骨干培训2期以上。“走出去”对标先进学。去年来,区级层面组织60余名镇街副书记、村(社区)书记、副书记赴浙江大学开展实地教学培训,沉浸式学习“枫桥经验”、社会治理等成功经验做法,有效帮助各基层党务工作者拓宽视野、增长见识;镇街层面,先后多次组织村(社区)书记、副书记、党建专干等到兄弟县市区学习先进经验,这种实地观摩学习的方式,使学习变得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学员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老带新”跟岗实践练。当原有党建专干需调整岗位时,采取“老带新”模式,提前半年开启跟学模式,有效帮助新党建专干尽快积累基层经验、提高应急处突和服务群众能力,确保人选不断档、工作不断线。着眼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考核招聘、村(社区)换届人员补位和干部储备需要,重点将32名政治思想好、综合素质强的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推向“聚光灯下”,让他们在实干中迅速成长。

备用结合“管”推动形成责任体系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机制,将党务工作者的培养和管理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规范人员管理。实行备案管理制度,党建专干原则上2年内不得调整,调整时必须征得上一级党组织同意。按照“一人一档”的要求,建立党建专干年度履职备案管理制度,对履职情况包括参加培训、完成年度工作目标、有无违法违纪行为、党员民主评议等次、年度考核等次及奖惩、报酬待遇等内容作为认定党建专干任职经历和履职情况的重要依据。

严格跟踪问效。根据履职情况,对工作表现不好、发展潜力不大、群众认可度不高的党建专干作出调整,及时将新发现的苗子补充到党建专干队伍中来,形成优胜劣汰、有进有出、充满活力的动态管理机制。对于因业务不熟、责任心不强导致党建工作出现重大错误,造成不良影响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2024年,调整工作不力党建专干12名,保证党建专干队伍始终保持纪律严明、作风优良。

关怀激励“用”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在党建专干岗位上识别干部。树立鲜明的正向激励导向,关心党建专干的成长与发展,对在该岗位工作满两年、能力较强、普遍公认、工作实绩突出的,评先评优、提拔使用时优先考虑和推荐。

在畅通培养渠道上使用干部。凡是在党建专干岗位任职两年及以上,且所在党组织党建工作评优不少于1次、2次、3次的,可分别作为村(社区)后备力量、“两委”成员或副书记、书记培养对象。

在选树先进典型上激励干部。定期对表现好、实绩突出的党建专干开展集中宣传,树立先进典型,打造工作标杆,进一步激发党建专干工作动能。2024年,共82名党建专干评先评优,其中有11名同志被提拔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岗位,营造了人人愿意参与党建工作、人人积极投身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为全区村级后备力量培育与发展开辟了重要路径,注入了强劲动力。

微信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登录后可对文章进行评价、以及投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