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登录

人欢机鸣春插忙,田间地头披绿装

2023/4/21 8:30:22  访问量:1072
大字体
小字体

最美人间四月天,不误农时忙插田。4月17日,距“插完早稻过‘五一’”还有不到半个月时间,记者趁着晴好天气,来到衡阳县种粮大户的田间地头,实地感受当地农民抢抓农时栽插早稻的火热场景。


农机成为“主力军”


衡阳县渣江镇红旗村下楼组的水田里,种粮大户凌受祝的4台插秧机正在高速运转,农机手谢长军正熟练驾驶着插秧机在田间来回作业,站在插秧机上的另一位工友,忙着把一盘盘标准化的秧苗“喂”入输送带。插秧机从田间驶过一趟,8行秧苗整齐均匀栽插入田。半小时不到,水田便全部“披”上了嫩绿的新装。


1.png


▲衡阳县渣江镇红旗村种粮大户组织的4台高速插秧机在水田里来回作业。钟仲华摄


2.png


▲在衡阳县渣江镇红旗村下楼组的一丘水田里,一台插秧机从田间驶过一趟,8行秧苗整齐均匀栽插入田。钟仲华摄


年过半百的凌受祝,2013年回乡务农,如今流转的水田面积已达1600余亩,主要种植水稻和油菜。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扶持下,近年来,凌受祝陆陆续续购买了5台高速插秧机。说到机插秧的好处,凌受祝掐指与记者算了一笔账:传统人工插秧,每人每天最多插1亩水田,请一个工人要花180元;用插秧机每天按作业8小时计算,至少可插30亩以上,工钱却只要400元。“新插秧机每台单价在11万元左右,除去国家和省里的补贴,每台只花5万余元。”说到这,凌受祝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截至目前,凌受祝的“主力军”已完成机插500余亩。“如果我的6台插秧机都开足马力干活,前后不要7天,1200余亩早稻就能全部插好。”


订单犹如“定心丸”


“订单让我吃下了‘定心丸’,坚定了我扩大早稻种植规模的信心。”凌受祝告诉记者。


凌受祝口中所说的“订单”,指的是在2月上旬县里召开的水稻订单签约会上,县里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湖南角山米业有限公司与他签订的粮食购销合同。凌受祝说,像他这样的种粮大户种植客户需要的“中早39”,如果单产能达到800斤,每亩至少可增收24元,再加上各种补贴,效益还会有所增加。


3.png


▲村民在衡阳县祝兴粮油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商品化育秧供秧基地起秧。钟仲华摄


尝到订单农业甜头的凌受祝,从4月16日开始,他每天都要请30余个人,每天支付的工资近6000元。“只要亩产稳定在800斤以上,还是有钱赚。”凌受祝信心满满地说。


不误农时不负田


中午时分,渣江镇红旗村种粮大户屈新鲜来到凌受祝家,向他“求助”。原来,今年计划种植500亩早稻的他在育秧期间,有0.5亩秧苗遭遇不同程度的损坏,导致有30余亩稻田“无米下锅”。


凌受祝告诉他,自己每年都会育有一定面积的备用秧,就是为了防止发生意外情况,同时还说一定想办法给他那30余亩田提供秧苗,确保不误农时,不负农田。


渣江镇红旗村村民凌俊,今年计划种植早稻60亩。为实现轻松种田,没有购置农机的他,早在今年年初,就与凌受祝领办的合作社签订协议,把育秧、翻耕、机插、飞防、机收等5项农事服务全部交给合作社托管,自己负责看水、施肥。凌受祝介绍,合作社已与30余户小规模种粮农户成功签约,土地托管面积达1300亩。


正是有了像凌受祝、屈新鲜这样的种粮大户,衡阳县广袤的田间地头正逐渐被禾苗染青。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据悉,今年,衡阳县计划粮食播种面积132万亩以上,其中早稻面积46万亩以上。截至4月18日,已完成早稻大田移栽面积20.9万亩,预计4月底前可完成早稻种植任务。


微信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登录后可对文章进行评价、以及投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