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茶岭街道幸福社区:绘就党建“同心圆”共建养老“幸福圈”
黄茶岭街道幸福社区位于衡常路10号,辖区面积0.252平方公里。现有常住居民1615户、4396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908人,失能半失能老人46人,独居老人38人,是一个“老、小、弱、特”人群密集的社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近年来,幸福社区不断深化党建服务品牌,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围绕老年人的所急所盼所需,全力构建以社区党总支为引领、志愿服务为依托、社会力量支持为补充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做精做实做细养老服务工作,实现老年人在家门口幸福养老。
党建引领强阵地,老有所依更安心
幸福社区党总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区、街道、社区+坐落单位、党员+居民代表”四级服务体系,推出“党员+志愿服务”“党员+扶贫帮困”“党员+文体活动”等“党建+N”新模式。每名党员、居民代表责任细化落实到网格,定期对辖区内老年人进行摸底调查,明确服务底数、摸清服务需求并建档造册。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美在金秋”老党员之家,成立娱乐棋牌室、图书阅览室、室内健身房、志愿服务室、心理咨询室、医疗服务点等功能为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积极搭建志愿者服务、居家养老服务、文化娱乐服务、法治物业服务等平台,将社区打造成一个充满爱的暖巢,给老年人一个温暖、舒适的“大家”。
幸福社区养老阵地建设
医养结合送健康,老有所养有保障
幸福社区党总支强化“大党建”意识,树立“统筹抓”理念,充分结合辖区实际,整合优质资源,撬动医疗卫生、社工、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参与,建设区级统筹、街道辐射、社区落实、小区参与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充分保障老年人医疗健康、精神慰藉等最突出、最现实的需求。社区设有服务热线和呼叫中心,协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残疾老人长期提供医疗、家政、送餐、护理等各类服务,为居家老人及时提供各种“点菜式”上门服务,惠及13000余人次。针对特殊老年人家庭,社区联系专业人员定期上门排查家用设施安全隐患,进行无障碍改造,已为28名失能、半失能老人安装紧急呼叫器、护床等适老化设施,赠送康复辅具,精准满足居家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上门为困难老人提供洗脚剪甲服务
社区活动多样化,老有所乐新生活
幸福社区在保障原居民养老硬件的同时,还特别关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区成立了三个文艺队、两个合唱队和一个乐器队,连续7年举办“邻里守望暖人心·相亲相爱幸福人”文艺晚会,持续开展“春联传文明、和谐进万家”等活动。每年开展“最美家庭”“最美衡阳群众志愿者”“公益热心人”“创文巩卫积极分子”等评选活动,增强老人参与活动、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的热情和积极性。社区市民学校定期开展智能产品使用、安全健康知识、反诈骗等课程教学,让老年人老有所乐、学有所获,大大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和精神世界。
幸福社区“猜灯谜、集民意、闹元宵”活动
银发党员显担当,老有所为献余热
幸福社区党总支积极鼓励老年人发挥余热,引导离退休党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贡献正能量,实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银龄展风华”。社区积极探索“以老养老、互助养老”模式,建立一支以“衡阳好人”周正国同志为队长的150人“银发志愿者”服务队,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定期开展活动,积极为老年人开展心理疏导、居家养老、矛盾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积极开展邻里互助活动和“微心愿”认领活动,引导低龄老人主动帮扶高龄老人,小到一个螺丝钉、更换一个灯泡等,切实解决老年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自建立以来累计帮助困难老人实现“微心愿”170余个,邻里之间守望相助蔚然成风。
志愿者服务队开展预防老年旅游诈骗宣传活动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幸福社区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新途径,优化服务功能、构建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用实际行动托起幸福“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