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向好!衡阳市2023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平稳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祝敏报道 7月12日,记者从衡阳市统计局获悉,今年以来,衡阳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全力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着力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平稳、整体向好。
农业整体形势良好。上半年以来,衡阳市风调雨顺,农业气象条件总体适宜,没有发生过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产量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生猪产能持续恢复,牛羊禽市场交易平稳,农业经济形势稳中向好。
农业经济结构优化。从去年上半年农业经济结构看,牧业产值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41.9%,农业产值占比为29.2%,渔业产值占比为11.7%,林业产值占比为9.9%,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占7.3%。牧业是拉动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尤其是生猪和家禽作为全市牧业中两宗重要的农产品,其产值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到28.3%和10.9%。
经济作物生产情况。一是油菜产量稳定增长。夏收油菜籽面积297.70万亩,同比增加6.07万亩;油菜籽产量32.84万吨,同比增加0.59万吨,增长1.8%。二是蔬菜供应充足。全市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蔬菜生产基地认证和“湘江源”蔬菜公用品牌打造工作,上半年蔬菜及食用菌累计播种面积43.39万亩,同比增加1.17万亩;累计产量98.87万吨,同比增加2.62万吨,增长2.8%。三是茶叶水果产量稳中有增。上半年茶叶产量0.29万吨,同比增长3.0%;水果产量26.19万吨,同比增长3.2%。
畜牧业生产情况。从养殖规模看,全市现有生猪规模养殖场2321户,其中存栏万头以上有151户。从基地建设看,全市共有国家级产能调控基地104家、省级产能调控基地168家、市级产能调控基地241家;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7个,其中部级标准化示范场3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24个。从行业监测情况看,全市能繁母猪存栏处于绿色可控区间,预计后期生猪价格小幅上涨可能性较大,大幅上涨空间较小。
农村内需稳步恢复。乡村休闲旅游成为消费热点,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优化,城乡居民到乡村休闲观光、体验农事、游园赏花持续升温。从农业农村部门了解到,一季度全市休闲农业整体形势良好,共接待游客696.77万人次,同比增长1.8%;经营收入6.11亿元,同比增长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