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孩子出现这些症状需要就医
当前,全国多地进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儿童感染人数增多,儿童门诊人满为患。从部分医院门诊就诊情况来看,目前儿童呼吸道传染病排名前四位的分别为流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
如何区分这几种呼吸道传染疾病?孩子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前往医院就诊?如果需要居家休息,需要做好哪些防护措施?12月4日,湖南省胸科医院综合门诊部副主任、主任医师李升炉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流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傻傻不分
流感以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起病,随后出现咳嗽加重、呼吸困难和肺部体征,甚至出现全身症状。流感在症状上与支原体肺炎有一些相似之处,通过检测甲型或者乙型流感病毒的抗原和核酸等可以区分。
感染腺病毒的初期,患儿通常无明显症状。不同型别腺病毒感染导致的症状不尽相同。呼吸道感染患儿表现为持续高热,体温多在39摄氏度以上,退热后很快复升;精神萎靡,面色、食欲不佳;扁桃体有分泌物;咳嗽,肺部可有喘息声。胃肠道感染患儿容易出现稀便或水样便,也可出现呕吐、发热等症状。眼部感染患儿表现为高热、咽痛、眼部刺痛、角膜炎、结膜炎等。
呼吸道合胞病毒相关的上呼吸道感染通常不必特殊治疗,可自行好转。而当儿童在病毒流行季节出现发热、喘息等症状时,家长需要警惕毛细支气管炎的可能,需及时带孩子就医。
支原体肺炎是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时表现为剧烈、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可伴有头疼、流涕、咽痛、耳痛等。
李升炉表示,肺炎支原体这种病原微生物的名字里有肺炎两个字,却并非意味着感染了肺炎支原体就会得肺炎。因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机体后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也可以引起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但多数感染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仅少数患者会发展为肺炎,请家长不要过于担心。
娃娃中招居家休息,家长应该注意什么
近日,由于呼吸道疾病感染人数上升,多地下发通知,倡导学生不得带病上班上学;学生出现身体不适时应立即报告,避免带病上课。
那么,当孩子居家休息,家长需要怎么做才能减少疾病的传播呢?
李升炉表示,呼吸道传染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进行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人群聚集的场所易暴发、流行。因此,做好防护措施很重要。
第一,勤洗手。按照七步洗手法保持手卫生,也可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不用脏手触摸口鼻。咳嗽或打喷嚏时注意遮掩口鼻。避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场所,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去公共场所游玩后及时清洗双手或进行手部消毒。
第二,室内多通风,保持环境清洁卫生。若不管是患者的房间还是同住和陪护者居住的房间都要尽可能打开窗户通风换气。根据当时具体天气情况,建议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如果条件不允许开窗通风的话,有人条件下可考虑使用空气消毒机等进行空气消毒。
第三,注意咳嗽礼仪,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衣袖或肘部遮掩口鼻。不乱丢带有分泌物的纸巾。
第四,发病期间减少外出,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和进入公共场所。外出时要戴口罩。避免与他人共用杯子及餐具。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感染者体温恢复正常、呼吸道症状消失48小时后,或根据医生建议,可正常上课或上班。
增强免疫力是抵御疾病的良方
增强免疫力才是抵御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李升炉表示,做好以下几点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提高抵抗力。
居家治疗期间,要保持规律作息,切忌过度劳累,合理膳食,多吃温热而有营养的食品,忌饮食不洁。饮食要规律,少吃过于辛辣、刺激或者过于甜腻的食物。及时适量饮水,有利身体健康。发热期间,要保证足量饮水;出汗多时,可以适当喝点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
居家锻炼,运动强度必须适宜。主要表现为运动后感觉轻度的呼吸急促,周身微热,面色微红,内心轻松愉快。运动中,出现任何不适,要及时停止,并咨询医生。运动前,要进行热身活动,防止受伤。运动时,要穿合适的运动服、运动鞋锻炼,以少量多次原则适当补充水分。运动后,放松下来,注意保暖,切忌坐下或躺下。
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如果经常没有充足的睡眠,孩子的身体抵抗力会减弱,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在身体不休息的时候,孩子的脑细胞也是得不到休息的,这样孩子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也会影响大脑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