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峰街道厉家冲社区:以片组邻“三长制”为载体,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雁峰街道厉家冲社区坚持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以“小网格”撬动“大治理”。社区“两委”成员作为片长,将辖区划分6个网格片区,细化为14个小组网格,共配置邻长96名,以“三长制”治理为载体, 充分发挥邻长作用,为打通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注入新动力。
微调解,拓宽基层治理“新渠道”
为全面了解辖区居民需求,社区充分发挥邻长作用,通过全面走访、巡查,收集社情民意,及时解决力所能及的环境问题、安全隐患、不文明行为、邻里纠纷等事项,建立民情问题台账。同时,发挥报到党员的辅助力量,通过“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积极与相关单位协同解决水沟污水溢出污染环境、小区道路损坏进行修复等各类民生实事。今年以来,社区共解决民生实事20余起。
微议事,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以社区党委为轴心,发挥“逢四说事”党建品牌机制,搭建“屋场会”“凉亭议事”等民主议事平台,围绕日常矛盾纠纷处理、人居环境整治等,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居民群众代表、邻长参与协商,形成居民“点单”、邻长“接单”、在职党员“签单”的服务模式,营造“有事好商量,大家事大家议”的良好氛围。积极构建社区党委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共议机制,针对问题突出的小区,组织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集中入户征求意见,向居民宣传小区物业管理相关政策并反馈至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今年以来,化解居民小区各类纠纷矛盾12起。
微实事,织密党群干群“连心网”
按照场所标识、服务内容、办事流程、管理制度、要素保障“五统一”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持续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厉家冲社区打造“庭院党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五色花”志愿者服务队,做实群众暖心服务。社区充分利用辖区资源,整合“双报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力量,凝聚共建共治共管合力,进一步实现社区与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联动。今年以来,坚持组织开展环境整治,整治安全隐患的枯树、清理洪水引发淤泥、铲除楼道小广告、整治飞线充电等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辖区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微自治,撬动基层治理“新引擎”
社区“邻长”网格员引导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共商共议、共建共享。依托“庭院党建”“逢四说事”协商议事机制,对收集到的居民诉求进行分类汇总,组织相关人员协商讨论,推动解决了小区电动车飞线充电、建筑垃圾乱堆乱放、道板破烂、休闲桌椅及居民衣物晾晒等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18起。
微服务迸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家门口”阵地,充分发挥片组邻“三长制”作用,联合社卫、理发店为居民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咨询、头发义剪、休闲娱乐、代办帮办等服务。在日常各类活动中及时掌握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组织开展志愿服务。今年以来,整治小区夜间噪声扰民、焚烧等问题10余次。
下一步, 社区将继续以“三长制”为抓手,调动邻长积极性,落地“四个一”工作法。走一走:组织邻长,实地走访每一户,确保无遗漏。特别关注老旧小区空巢老人、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情况,制定“走访计划表”,确保服务覆盖到每一个角落。见一见:与每一户居民见面,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发放“党群服务中心联系卡”,并建立“居民信息登记表”,记录基本信息和初步需求,建立初步信任关系。问一问:详细询问居民的生活情况与具体需求,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特别是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制定“需求清单”,为后续服务提供依据。跟一跟:建立 “清单+闭环”工作制度,对照居民群众的需求,跟踪了解问题办理的进度和具体情况,确保问题能有效得到解决,推动基层治理更加规范化、精细化和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