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峰区:蓄势赋能谋发展 惠民兴业谱新篇
2025年是雁峰区锚定“制造立市、文旅兴城”战略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2月5日上午,雁峰区召开项目建设暨复工复产调度会,调度重点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下步工作,以“开局即冲刺”的姿态,全力推进项目储备、建设及管理,呈现出“储备足、多样化、质量高”“推进快、态度坚、机制优”“成效显、惠民实、经济活”的三大亮点,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精准谋划蓄动能
雁峰区始终将项目谋划作为推动发展的“先手棋”,立足国家政策导向与区域发展需求,构建起“规划引领、多元筹资、梯次推进”的储备体系。2025年,全区共谋划储备项目30个,总投资达29.68亿元,涵盖城市更新、地下管网、生态治理、社会事业等八大领域,形成“远近结合、梯次接续”的良性循环。
(铜桥港闸改扩建工程建设现场 融媒体中心供图)
多元资金支撑,提升项目质量。 雁峰区抢抓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等政策窗口期,精准对接国家5.6万亿元资金投向。目前,首批18个项目已通过政府审议,拟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4个、超长期国债7个、专项债3个,总投资17.73亿元。其中,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改造项目5个,总投资4.32亿元;老旧小区改造项目6个,总投资2.56亿元;黑臭水体治理项目1个,总投资9626万元,民生工程占比超六成,既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又直击群众“急难愁盼”。
前期工作提速,夯实申报基础。 为确保项目“谋得准、报得上”,全区建立“专班推进、定期调度”机制,目前已有5个项目完成立项审批,其余项目正加速可研编制。针对申报时间紧、要求高的特点,雁峰区联合多部门开辟“绿色通道”,推动师院支渠排水管网工程等成熟项目率先录入国家重大项目库,为资金争取赢得先机。
攻坚克难促提速
雁峰区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狠抓项目开工、复工、达效,形成“续建项目抢进度、新建项目早开工、预备项目快落地”的生动局面。
(特变电工衡阳站±600千伏高端换流变设备附件安装 周围摄)
续建项目“加速度”,产能释放增后劲。 2025年首批13个市级重点项目中,续建项目8个,总投资74.59亿元。衡阳市纪委监委审查调查外查工作点进入装饰收尾阶段,计划年内投用;金杯电工环保电线智能化项目主体竣工,设备安装进度过半;超特高压变压器智能制造能力提升建设项目设备购置安装工程总体进度过半;湘江低碳经济产业轴(一期)三条主干道幸福河街、跃林路、碧塘路具备通车条件,配套绿化工程同步推进;美丽白沙商业综合体项目主体建设已封顶;雁峰区电力建设工程项目(220kV)正在进行高压线路基桩及铁架施工,计划2025年完成电网建设任务。这些项目建成后,将助力雁峰区在高端制造、基础设施等领域实现跨越式升级。
新建项目“强保障”,服务专班解难题。 4个新建项目总投资37.43亿元,其中政府投资类项目3个,社会投资类项目1个。中国电信天翼云中南大数据产业园(总投资35亿元)作为全区首个数字经济“旗舰项目”,已完成招投标,一季度将开工建设;铜桥港排渍站项目(总投资1.2亿元)业主单位承诺一季度形成实物工程量,为城市防洪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复工复产“严把关”,安全与发展并重。 春节后,雁峰区严格落实复工复产“六个一”要求,通过安全生产专题会、全员培训、隐患排查等举措,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截至2月5日,42家规上企业中35家已复工,危化企业、建筑工地复工率超90%。雁峰区联合多部门开展“三查一曝光”行动,对未经验收擅自复工的企业“零容忍”,确保项目建设“开门稳”。
福祉提升促共赢
坚持“项目为民”理念,雁峰区将民生需求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推动一批“补短板、强功能、提品质”的项目加速落地,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城市更新“焕新颜”,宜居指数再攀升。 老旧小区改造是雁峰区民生工程的“重头戏”。工业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惠及3426户居民,通过外立面翻新、管网改造、充电桩增设等举措,让“老居民”乐享“新生活”;桥下公共空间改造项目利用闲置地块建设篮球场、健身步道、生态厕所,新增停车位213个,变“城市边角”为“活力空间”。
(幸福河畔水杉林 融媒体中心供图)
生态治理“见实效”,绿水青山底色亮。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问题,幸福河治理项目新建污水管网30.1千米,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河道清淤与生态修复同步推进,惠及沿线数万居民;生活垃圾分类一体化项目新增投放点3880处、改造中转站24座,推动“绿色生活”深入人心。
产业升级“强引擎”,经济发展动能足。 重大项目不仅惠民生,更成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超特高压变压器智能制造项目投产后,年产值预计突破5亿元;湘江低碳经济产业轴将带动文旅、商贸等产业集聚,形成“产城融合”新格局。2025年,全区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6.07亿元,预计拉动GDP增长2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岗位超2000个。
乘势而上开新局,砥砺奋进再出发。从精准谋划到高效推进,从民生改善到经济腾飞,雁峰区以项目建设为笔,绘就了一幅“蓄势赋能、惠民兴业”的壮美画卷。下一步,全区将紧盯“五制一讲评”机制,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更优作风,推动更多项目从“规划图”变为“实景图”,为谱写现代化新雁峰篇章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