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登录

标准化 新变化 走进雁峰看“两化”丨胜利山社区:“锻造”精品社区 唱响“胜利之声”

2022/3/15 22:00:00  访问量:293
大字体
小字体

“现在社区越来越漂亮了,有些搬出去住电梯房的人又回来了。”3月12日,正在胜利山社区搞卫生的“衡阳群众”志愿者高兴地向记者介绍新变化。

“他们说得不错。那位坐在围墙边聊天的贺爷爷年纪80多岁了,老伴过世后独自生活。他女儿女婿远在美国,给他在华新买了漂亮的新房,请了保姆照顾。但他宁肯搬回我们这个老旧小区生活。”雁峰区天马山街道胜利山社区党委书记刘莹说。

锻造精品社区,老典型要有新进步

“刘书记,装凳子的师傅还会来不?”正在聊天的郭奶奶看见刘莹关切地问。

图片

▲社区居民聚在一起聊天安享晚年

“会来的,这两天就会把石凳子装好。”刘莹回答。原来,大院内有个小花坛,因为大树遮掩,花草长得稀稀拉拉,个别不自觉的居民还乱扔垃圾,成了卫生死角。在落实城乡治理标准化工作中,社区召开群众会议征求意见,多数居民同意保留大树,去掉花坛改成小广场,放上石桌石凳供大家休闲。郭奶奶是积极主张建小广场的,现在地面铺好了平整的石板砖,只差石桌石凳了,所以她就追着问。

图片

▲大门口新设的智能车栏杆正在调式

胜利山社区位于市中心,是1988年建立的老社区,有4个大院共40多栋居民楼,总人口10100多。该社区是个老典型,2016年就启动了“三清三建”,全面进行清理垃圾堆物、拆除煤房、改造化粪池、疏通下水道、整理管线等工作,解决了老旧小区“陈年诟病”,还新建雨棚、手绘文化墙、油化硬化路面、防盗网统一刷漆等“穿衣戴帽”工作,社区面貌大有改观。


图片


▲志愿者冲洗“凤凰涅槃”雕塑地盘

今年在推进城乡治理标准化试点工作中,社区党委积极听取群众的心声,一点一滴地改进工作:过去楼道灯坏了没人换,现在不仅小区大院里亮起了路灯,每栋居民楼的楼道灯从底层亮到了六七楼;以前没物业管理,大门未装智能车栏杆,外来车辆随便进出,部分居民颇有意见。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元月份,“和家生活”物业公司进驻社区,现在正在登记车牌号,智能车栏杆已安装完毕;社区所在的大院设有“凤凰涅槃”的雕塑,底座是花坛。以前花坛设置较多,夹在楼中间的花坛不仅占据了宝贵的地面,而且花草长不好,有的要年年补栽。该社区认真听取群众建议,留下遮阴的大树,将部分不实用的花坛改成车位和活动场所,车位从32个增加到45个。“虽然还是不够,但是大家感到方便多了。”志愿者们笑着说。

胜利之声,让志愿者发声参与治理

“请居民朋友注意,今天小区院子里要浇花,大家最好不要晒被子。另外,近期大院内在维修路面搞建设,大家走路要注意看脚下……”连日来,每天下午4点钟,胜利山社区都会响起喇叭声,除了播放音乐,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还会温馨提示居民相关的注意事项。

图片

▲楼洞口设立了醒目的楼栋长公示牌

恢复“胜利之声”广播,也是社区顺应群众呼声的举措。胜利山社区过去就有“胜利之声”广播。当年,是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亮点。后来因为设备线路老化,也因为居民家家有了电视,邻里间沟通少了,“胜利之声”就偃旗息鼓了。此次在推进城乡治理标准化建设中,有群众提出恢复“胜利之声”,既能向居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又方便志愿者与居民沟通,安排社区自治的相关工作。

胜利山社区党委经过研究,认为群众的意见很好,就把重新购置安装好了播音设备,并把恢复“胜利之声”播出的任务交给了“衡阳群众”志愿者。志愿者们很高兴,大家从此多了一项义务工作:每天轮流来来社区,商量好了播出内容后,向社区居民发出“胜利之声”。闲聊的居民们听到了相关通知就互相提醒。比如,有车的人要到社区登记车牌啊,老年人要去社区办理相关的医保社保手续呀什么的。大家感觉,有了“胜利之声”帮忙,生活更方便了。

微信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登录后可对文章进行评价、以及投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