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厕所 大民生】雁峰:改厕改出新生活
小厕所,大民生。农村厕所改造不仅是一项重要基础工程,更是一项文明工程、民生工程。近年来,我市按照省里“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工程的要求,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大力开展“治厕”“治水”“治垃圾”“治房”等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提升,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今天起,我台推出系列报道《小厕所 大民生》,聚焦衡阳各地厕所革命的成果,农村入厕环境的改善,开篇来看雁峰区的成果。
走进雁峰区岳屏镇文昌村,映入眼帘的是树木葱郁的村道,绿意盎然,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在村民姚莉家,冲水式马桶、洗手台一应俱全。
雁峰区岳屏镇文昌村村民 姚莉:
以前洗澡和上厕所都是从一个管道流出来,现在洗澡洗衣服是一个水管,上厕所是一个水管出去,形成了三格分离的,这样厕所里不放空气清新剂都没什么味道的。
改厕是一件利民的大好事,可在刚开始,工作并不好开展。文昌村党总支书记蒋宗成表示,要想改厕顺利,首先要改变村民的想法。
雁峰区岳屏镇文昌村党总支书记 蒋宗成:
很多老百姓刚开始不理解,很多人认为有机肥没有了,今后种蔬菜要靠化肥农药去种植,我们后来科普了下,把一些视频会议开到村组,用视频图片去宣传,让老百姓入脑入心后,转变了老百姓的思想。
有了示范样板和有效宣传,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接受新式厕所,过起了洁净、卫生的新生活。
雁峰区岳屏镇文昌村村民 李永会:
没有蚊子,气味也小些了,水用来淋菜都没什么味道,更环保些了,就像用清水淋菜差不多,没味道。
蒋宗成介绍,文昌村按照“首厕过关制”的标准,外面是三格一体化+小微湿地,家里厕所两水分离。通过改厕,人居环境有了很大改善,老百姓满意度逐步提高。未来,文昌村将继续做好“美丽”文章,不断美化、绿化、亮化,打造衡阳城郊的温馨花园。
雁峰区岳屏镇文昌村党总支书记 蒋宗成:
我们村里面厕改从2019年提质改造,按照四格净化处理,按照国标要求,实现了雨污分离,按照国家的要求是完成97%,但是我们完成了百分之百。我们动员得比较早,老百姓的配合度也比较高。
雁峰区农业农村局改厕办专干王志铭表示,雁峰区在改造过程中大力推广“首厕过关制”经验,从选址到挖坑,从化粪池安装到调试,从验收到管护,各个环节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同时,为强化质量标准,统一改造标准、统一规划放样、统一施工队伍、严格验收奖补,统一选用符合国标的玻璃钢整体式三格化粪池,对达不到“省级检验报告”要求的产品一律实施“一票否决”,从源头上严把质量关。
雁峰区农业农村局改厕办专干 王志铭:
2019年到2020年雁峰区总共改厕是2341户。下一步工作的话,还是尊重农户自愿,愿改尽改,争取在今年让无害化厕所的覆盖率在全区达到百分之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