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回宋朝 重现白沙古韵 雁峰区积极筹划打造白沙窑遗址古村落
4月17日上午,雁峰区召开白沙窑遗址村落设计汇报会,就如何进一步还原白沙窑遗址,打造“窑”文化为主旨展开研讨,会议邀请了市老领导李慧星出席。区委书记周玉军要求,要突出“窑”回宋朝的文化主题,重现白沙古韵,全力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区委副书记、代区长王燕参加。
会上,规划设计单位从前期分析、项目定位、概念方案、专项规划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白沙窑遗址村落设计方案。随后,与会人员就进一步完善方案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白沙窑遗址村落的规划设计定位准确、规划水平高,既能保留了古村文化,又凸显了雁峰特有的文化思维,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战略性。”李慧星在听取汇报后,对该规划设计理念给予充分肯定,他说白沙窑遗址村落项目占据人文基础好、自然基础好、思想基础好三大优势,下一步要高规格、高起点做好设计,积极抓好引导规划,进一步确定设计理念,在保护原址风貌的基础上整合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古窑、古村、古文化”三大特色,将白沙窑遗址项目打造成为别具一格的“窑”文化历史街区。
周玉军指出,白沙窑遗址规模较大,文化遗产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价值。他强调,全区上下要高度统一思想,积极抓紧完善白沙窑遗址村落规划设计方案,进一步推进白沙窑遗址村落建设工作;要明确定位,突出“窑”文化主题,积极筹划打造古码头、古民窑文化馆、古金融等体验式项目,要按照“窑”回宋朝的设计理念,全力还原、打造古窑址,立足衡阳,辐射湘南;要将历史文化元素与本地古窑的特点相结合,创新设计,彰显雁峰生态人文特色,将其打造成为年轻人的“城市会客厅”;各相关单位要密切配合,主动对接,齐心协力推动项目早日落地。王燕要求,要以“窑”为名,打造建筑风貌及微景观,要因“窑”而富,设计“窑”文化体验式产业,提升景区品质,带动经济发展;要从贴近都市里的古村落、中小学研学基地以及乡村旅游示范点等方面积极打造白沙窑遗址项目,助推乡村振兴。据悉,白沙窑遗址位于雁峰区白沙村四组,共7座窑址,分布面积约10000平方米。白沙窑址属民间龙窑,沿湘江西岸分布,各窑址均呈东西向长条堆积,西高东低。室内产品为青瓷,器型有各式碗、碟、盏、壶、罐、瓶、碾槽等。区领导刘浪涛、许和平、卢雅琴参加。(记者 丁梦芝 胡欢)